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喝咖啡,別太沉重

今天,客人問到台灣咖啡市場,寫寫心得吧
種植:
南投、雲林、嘉義、台南、台東...,有許多的可愛農夫親自栽種,親自處理脫殼、水洗、日曬...等精製,農人都很努力。然而以經濟效益來講,實在是報酬不夠投資的,因為採收的工資提高了成本。但最困難的是銷售的通路,農人栽種很在行,賣咖啡生豆或熟豆卻是很外行,有些農人自購炒豆機自產自銷,但不經要問,整個台灣市場喝到台灣咖啡機會有多高?讓我們祝福這些辛苦的農人朋友,如果各位有機會到各地走走,遇上台灣咖啡,總是體會一下。
咖啡市場:
有國外品牌:星巴克、客喜康、真鍋、Lavazza、illy...
有本土連鎖:85C、西雅圖、伯朗、便利商店...
走精緻路線:「自家烘焙」咖啡豆及賣咖啡的店越來越多(甜尾咖啡也是其中之一)
在台灣喝咖啡是幸福的,隨時隨地都可以找間咖啡店或是賣咖啡的速食店、便利商店喝杯咖啡,比其國外,方便太多了,不知從何時開始,咖啡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尋思:
走大眾路線也好,走精品咖啡路線也好,「咖啡文化」所要展現的是什麼樣的文化?當我們舉起手中的咖啡時,心中想的是什麼?喝下一口咖啡的時候,又會興起什麼樣的感覺?
感想:
建議大家,可以隨性的遇上一杯咖啡,可以感性的尋找一杯咖啡,可以知性的了解一杯咖啡,就是別太理性的研究咖啡,因為理性的結果就是很難找到滿意的咖啡。
國內對咖啡慢慢建立評鑑制度,讓消費者可以因為咖啡業界的品質重視而提高對咖啡的享受,對消費者來說是好的。然而,喝咖啡是不是要搞的消費者一頭霧水?這是業界在推精品咖啡的同時應該思考的問題,沒有四千塊一斤的比賽茶不喝,那三斤五百元的茶就沒好茶?原來茶葉沒變,是喝的人變了...
今天,當我在向客人炫耀自己的咖啡專業知識時,發覺我已經忘記喝到第一杯讓自己感動的咖啡當時所擁有對咖啡的那份「無知」!然而那份「無知」才是帶領我進入咖啡世界的敲門磚。不知道您還記得第一杯讓自己感動的咖啡嗎?
我試著保持那份無知,這樣才能尋找那份感動...

http://www.secafe.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