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0日 星期四

10年

 甜尾咖啡滿10歲了

是長大成人了還是只是長成大人樣?

小學寫題目為長大的志願,同學寫的有老師、醫師、工程師......。國高中則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後來時間開始變得飛快,工作、談戀愛、賺錢、出國玩.......。

如今事事都更變,髮蒼蒼視茫茫齒動搖,沒一樣缺。

回首來時路,也無風雨,也無晴,事過境遷,還有甚麼需要在乎的?往事如煙,飄渺而輕薄。當年在乎的理想、使命、心願與夢想都已不復存在,反而常問自己,我,長大成人了嗎?還是只是長成個大人樣?在「搶救雷恩大兵」電影中,戲末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一家店開10年,沒甚麼了不起,但是咖啡專賣店能開10年,就真的不簡單,因為小店容易淹沒。十年來周邊開了很多咖啡店,有些不到三年就收了,潮起潮落,未曾停歇,只是奉勸年輕人,不要只有三兩三就想上梁山。

當不在是那個年輕的少年,剩下的就只有傳承,這也是人生唯一的安慰,還有教幾個徒弟,師父引進門,修行看個人,年輕人的造化,自有天命。

感謝十年來支持甜尾咖啡的好客人們,甜尾的咖啡也陪伴各位走過十年,還是本著初衷,提供新鮮高品質及獨家烘焙技術的咖啡給各位,祝大家平安。

分享一首歌,大家欣賞之餘,長大之後,真的成人了嗎?


2018年8月21日 星期二

八年

首先,感謝大家的支持,讓甜尾咖啡活過了八年
路遙知馬力,但馬力不是一天練成的。有時走到才驚覺,走了蠻遠了竟沒發覺,因為面對每天的挑戰,實在忘了去想未來會如何,不知不覺竟可走到八年,而馬力也這樣練成
最近看到一些店家的宣傳:百年老店,現在第一年;祖傳三代,現在第一代...
很佩服一些老店,畢竟開過店的才知道,這麼多年,那要面對多少的困難與挫折,及許多未知的挑戰才能存活下來
大企業,有團隊應變未來的變化與挑戰,但我們這種微型店家,只有老闆獨自承受與想出因應之道,要戰要逃常常出現選擇的困難,而後果是好是悲是喜卻無人可分擔,因為今日的好不代表未來的好,今日的悲也不能悲傷太久影響士氣,今日的喜又怕換來明日的樂極生悲。
日子久了,就會變成別人眼中的沉穩,因為很難看出老闆的情緒,慢慢的,就越來越平穩,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沉默,甚至越來越...
對還在培養馬力的年輕人來說,不要太高估自己的夢想,晚上做夢只是胡思亂想,白天睜眼做夢,可以看到這間店的五年後是什麼光景,這個夢才能開始架構與展開
今天滿八年,到明天就是回憶了,繼續面對每天的挑戰吧。過去的成功經驗不代表未來必勝的方法,生活工作就是不斷的變與不變,有時候不變的原則到明天卻是必須改變的舊框架。有時候快就是慢,而慢就是快,這點年輕人不容易懂,另外,輕重緩急、本末先後也得學會組織與調整。
感謝支持本館所有的好客人,八年,大家都不容易,但光陰永遠是箭,不會回頭。成了回憶,回首來時路,我們擁有八年的回憶

聽首歌來回憶一下吧...

2018年5月11日 星期五

如果有來生

癒創木酚,是什麼?
是木炭燃燒過程中所釋放的一種物質,所以為何炭火的羊肉爐薑母鴨特別好吃
日本人也有用木炭烘焙咖啡,所以以前真鍋咖啡最有名的是炭火咖啡

很多人問筆者不做咖啡了要做什麼,這點蠻困擾筆者的
很多人執著一個工作一輩子,如果不做了,那該怎麼辦?

呵呵,這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但也意味著投入越深會越放不下。
好不容易累積的資歷與經驗,在一個行業也有點名聲,然而,究竟是因為這些而放不下嗎?

很多人說從事一個行業除了興趣就是經濟收入,甚至很多是以業績規模來認定是否成功。但鍾鼎山林,人各有志。不是每個人都是以賺錢為目的,可是不賺錢所經營的行業就沒有未來,回到一個基本問題:要賺多少才夠?
很多自家烘焙業者說打平就偷笑了,以前文章有說過,打平就不用做下去了。另外很多人賺了,卻又去進更大量的生豆來降低成本,結果越搞越大還是看不到錢,錢都押在庫存上。因此,真的有賺到嗎?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把戰線拉長遠看,可能賺的也都花掉了,花在設備提升、買更大台炒豆機、租廠房、租倉庫,做了好多年,還是省吃儉用的經營這個行業。

最近499吃到飽沸沸揚揚。Why?筆者經營咖啡以來,遇到921、SARS、金融風暴,這次搶499意味着人民開始擔憂未來了。因為收入好時不會在乎這個優惠,所以不是好現象。市井小民,面對暴風雨時,除了等待風雨過去。能做的實在有限,要與大家共勉了

祝天下媽媽:母親節快樂

分享一首歌,聽了幾遍才看出歌詞的內涵

描述一個小朋友與稻草人的對話的一首歌,歌聲很壯麗,但內涵很悽涼。各人領會不同,解讀也會不同。

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真的喜歡咖啡嗎?

最近看到一句話:
    你是真的喜歡狗,還是喜歡那個愛狗的自己
引申變化為
    你是真的喜歡咖啡,還是喜歡那個愛咖啡的自己

這句話對從事咖啡這個行業的人來說,真的該好好想一下。
咖啡這個行業,有質感、有氣氛、有文化、有水準。對個人形象提升有加分的作用。然而,你真的喜歡咖啡嗎?
來看一段現代所謂精品咖啡的形容辭彙:
風味敘述:白花、荔枝、紅糖、甜檸檬、桃子。
風味敘述:黑苺、深色水果調、甜香料、蜂蜜、桃子。
這些形容咖啡豆的風味,聽起來有沒有很奇怪?我倒底喝的是咖啡還是什麼?誰搞出這麼多脫褲子放屁的形容詞?有人發表了,然後一堆人依樣畫葫蘆,結果呢?喝不出這些風味的咖啡愛好者該如何是好?

為何喜歡咖啡?是喜歡咖啡的苦味、香氣,還是停留在口中的韻味?還是大家都喝,也得跟上喝一下?還是喜歡咖啡館的感覺與氛圍?還是工作需要得來上一杯?...每個人喜歡咖啡的理由都不一樣,也無須去了解每個人喜歡咖啡的原因,重點是,喝咖啡帶來得滿足與幸福感最重要。
所以,賣咖啡的人,所提供的又該是什麼呢?難道是一堆艱澀的形容詞彙?黑苺、甜香料...,沒有吃過黑苺,也不知甜香料指的是哪一種,上述其中都有桃子,不知是水蜜桃還是甜桃還是什麼碗糕桃,提倡這樣說明咖啡風味的真該打打屁股。通常喝咖啡跟買咖啡豆的客人只會提出兩個問題:會不會酸、會不會苦。
上面的風味敘述都沒有,即表示賣的人跟買的人不在同一個世界,這是一個大問題。
大家去咖啡館,可以用開頭的問句問問從業人員,可能得到很奇怪的答案。
最後,這句話還可引申變化為:
你是真的喜歡她,還是喜歡那個愛她的自己
聽一首歌吧,建議看兩遍,這個動畫真的畫的很棒,與大家共享

2017年8月23日 星期三

七年

不要用「頭腦」去處理,要用「心」去感受
這句話好像常常看到,卻很難實踐
因為,大家都太「聰明」了

自覺聰明過人,生活中看到不少這樣的例子。沒有人會喜歡被人看成傻子吧?
所以,大家都變的無所不知或是樣樣精通,久了,人就變得「虛榮」了起來。但是虛榮除了穿金戴銀之外,一些隱性的虛榮才是令人擔心的:
1.表象虛榮:早期穿金戴銀名錶,現在蘋果潮牌限量鞋
2.隱性虛榮:眼高手低、捨本逐末、三分鐘熱度
3.虛榮的虛榮:穿著夾腳拖、汗衫出現在嚴肅場合(就是為了標新立異而突兀,更虛榮)
4.觀念的虛榮: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說得一手好菜、說的滿嘴好咖啡,比百科全書還厲害
5.價值觀的虛榮:騙術、欺瞞、利用、鬥爭(看看新聞就知道了)

虛榮久了,嫌工作累、薪水低、休假少,但要創業,又自認為不該那麼傻、那麼辛苦。結果呢?一再換工作或一再創業失敗,最後再抱怨:懷才不遇、機運不好或是資本不夠雄厚。最慘的淪落到不是賭就是毒,再不然就是啃老族或是月光族。更令人擔心的就是上班都在混,覺得美好的未來不是現在從事的工作。
大家都忘了一點:我們只能活在當下。不應該幻想未來或是緬懷過去,這都不切實際

當有一天能夠活到老年,您希望您的回憶是什麼?
回憶不是述說給別人聽的,是給自己一個人生做個交代:該給的給了沒?該還的還了沒?
如果您的人生回憶是:誰對不起我、誰虧欠我、誰沒照顧我....,那就表示活的很虛榮

甜尾咖啡七歲了,感謝大家的支持與愛護,單賣咖啡能維持,呵呵,算不簡單了,甚至連糕點都沒賣。路遙知馬力,時間對每個人來說是公平的殘酷考驗,謝謝大家。

今天分享一首歌,由兩個不同歌手演唱,大家可以用心感受不同之處,別用頭腦喔


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執著、固執、食古不化

「執著、固執、食古不化」
這是筆者罵自己員工的話,拿來用用
年輕時堅持理想,稱為執著
中年時堅持理想,變成固執
老年時堅持理想,成了食古不化

都是理想,一樣堅持,卻因為年歲改變有不同的樣貌
為何如此?
年輕時有理想,是好事,看得到希望,失敗還能重來
中年時有理想,不太好,因為選擇不多,有時只能在有限條件下,選擇風險最小的理想
老年還在堅持理想?那個時候,其實什麼都比不上健康了...

為何有理想?因為內心有著一份「不夠」的想法:不夠好、不夠有錢、不夠專業、不夠美麗,不夠....,久而久之,內心都執著與糾結在這些事上面,因而產生了「理想」。
然而執著這些「不夠」的想法久了,便會執著於某些想法、習慣、行為、觀念...,然後導致無法成長,接著造就了「固執」或「食古不化」的人生

月初搭乘大眾運輸去台北,從桃園車站、火車上、台北車站、捷運。發覺每個人都煞有其事的滑著手機當低頭族,結果不是看臉書、看賴就是打電動,好寂寞的人群啊!
為何不學著觀察人呢?看到一個皮膚黝黑滿頭白髮的男士、看到穿著舊時代款式的婦人、看到穿著很潮的年輕男士、看到端莊正坐的年輕女子...,他們正在經歷什麼樣的人生呢?
服務業要學會觀察,客人一進門就需有個譜,這樣服務才會到位。當然,看穿人心也不是件令人快樂的事,但一雙冷眼看世人,滿腔熱血酬知己,要有好的朋友,還是得學會看人吧。當然,在車上也會有笑話,一位卅歲左右的男生,通話情形如下:媽,我廿分鐘到車站,妳不要遲到喔,不然我會來不及。那時已經是晚上11的火車了。筆者這輩子從來沒請家人來車站接人,覺得這樣的行為難以想像,所以,筆者也有些固執的想法,呵呵。

有人會說那「擇善固執」呢?誰救了狼,就害了羊。「救」是善,「害」是惡,這個善該執著嗎?
走精品咖啡路線,走莊園路線,走手沖咖啡,有沒有像固執下的產物?結果呢?全台灣咖啡銷售量最大的市場是小七。
最近臉書看到一句話與大家分享:不管你多專業,遇到不懂的人,你就是個零。
做人不用什麼都懂,那就會變成電視名嘴,人家鬼扯還有通告費,你都懂,有收入嗎?
試著想想自己的現況,當你覺得夠了、滿足了,我想生活會改善不少。

今天分享一首歌,整首歌作者馬可.孔恩(Marc Cohn),到田納西州的曼非斯一遊,深受當地歷史悠久的藍調音樂感動,而得到心靈的啟發。曼非斯是藍調、靈魂和福音歌曲的發源地。前奏的鋼琴聲,正是在模擬下雨的感覺,一首歌可以聽到所有的組合。

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

做咖啡,優秀而貧窮的活著?

最近看到一篇網路文章:多少努力的人,注定要優秀而貧窮的活著?
文中提到幾點與大家分享
窮人的思維:
1.因為窮,更需要安全感,因為追求安全感,就更窮
2.因為窮,只能得到窮的奮鬥觀,所以更窮
3.因為窮,更在意道德,所以越窮越高尚
您,是否有其中一項?

讓我們來看看這句話: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
有人說這是吸引力法則,不是追求法則
然而,是否是窮人法則?

筆者創業過程
1.第一家店,投資12萬,一年倒
2.第二家店,零投資,慘賠近400萬(免費的最貴)
3.第三家店,投資33萬,年營業額近千萬(還活著)
4.第四家店,投資200萬,每月營業額達不到30萬(還活著)
都是咖啡店,看出其中端倪了嗎?

自家烘焙業者到最後都會落在「囤貨」這個緊箍咒中
走精品咖啡的,更是囤的艱辛萬苦,因為常缺豆
卻又常常發生莫非定律,客人想買的又是剛好缺的
因此造成惡性循環,便落入產銷不平衡狀態

業績不好,一切都是假的
無論你烘焙技術再高超、手沖再厲害、知識再充足、理論再專業、實務再豐富
都是假的
除非,你希望優秀而貧窮的活著

分享一首歌,可以用在感情,也可以用在任何人際關係
原曲是述說愛人已離世,這樣看MV比較知道在述說什麼





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

願景

與勇氣相反的,不是懦弱,而是隨波逐流
The opposite of courage  is not cowardice, it is conformity.

最近在店內熟客的帶領下,到幾家自家烘杯的專賣店品嚐咖啡,有自學出身的,有拜別的師父學習出師的,態度上都很好,覺得年輕人喜愛這個行業是令人欣慰的事。

但在對未來的願景上則出現不同的看法,有的想走加盟連鎖,因此在制度上研究容易複製及品質保證的程序與做法;有的想走競賽路線,得個冠軍之類的來光榮一下。筆者要問的是:10年後,在咖啡的領域中,會在什麼位置?

每個從事者都想業務蒸蒸日上,生意越來越好,這很正常。但是,生意好了之後呢?還要更好,為了維持不墬的業績,要花更多的時間來開發與維繫,結果,有名,有利,但依然孤獨。

人類是「恆久孤獨」的產物,一個人來到世上,也將一個人離開。
然而,天賦情感讓我們與週遭產生了聯繫,讓我們容易忘掉這恆久孤獨的事實。沒有人喜歡孤獨,只不過是不喜歡失望,所以,當我們跟人相處的時候,就容易隨波逐流。

隨波逐流乃社會常態,我們的勇氣也隨波的很習慣。自然而然,各個行業中,隨波逐流更是處處可見。外食族應該這種體會很深吧,到處都是吃的竟然無處可選...

所以
到處都有咖啡可以喝,那,為什麼要來你這家店喝咖啡?
到處都可以買咖啡豆,那,為什麼要來你這家店買咖啡?
每位經營咖啡店的從業人員,都應該問自己這個問題,然後,試著找出答案,這是利基之所在,生存之要件與兢業之精神,每家店都應該找到答案

祝福每位經營咖啡店的人都能找到答案




2015年8月22日 星期六

五年

今天是2015年8月21日,甜尾咖啡滿五年了
很快吧,回首來時路,堅持的腳步沒有被洪流吞噬,幸運也好、福氣也好,慢慢,成了一家有故事的咖啡館...

桃園,筆者出生的地方,卻是完全陌生的城市,小時候就搬到台北,事隔快四十年,又回到桃園。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開咖啡館,筆者選了荒涼的地方、最想不到的地址、最不起眼的角落開了甜尾咖啡。一般對客人解釋因為店在稻田邊,所以諧音取了甜尾,但命名的最初目的,只是從事咖啡這麼多年,希望在桃園有個甜蜜的結尾而已。

由於店小,最近常常接到要求預約的客人、好不容易到店卻沒位置坐的客人、拼命擠在板凳上也要喝到咖啡的客人,店內沒位置,坐在外面頂著高溫喝咖啡的客人...。這些,都獻上我由衷的感謝。

很多附近區域開的咖啡店,不到二年就紛紛頂讓或是歇業,筆者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引用一些別人的話吧:
There is no real truth in this world... Only one's perception of it.
這世上沒有真正的真相...不過都是個人之見

很多開店的專家講的頭頭是道:不管是開店前的籌劃、訓練,營業的運作、促銷,無法營業後的分析檢討...。這些都對,但也無意義,畢竟,新台幣是沒有情面的,做生意沒賺錢,都是無用的,有人說:如果你成功了,放個屁道理都是對的,如果你失敗了,再對的道理也都是個屁。
所以「個人之見」才是決定一家店是否存活的唯一條件,但這個人之見如何評斷呢?經營結果得知,有人堅持品質,倒,有人堅持包裝,倒,有人堅持參加比賽,倒...。這些「堅持」都是個人之見,但既然是對的,堅持為何沒有好結果?

追求理想主義者,只有二種人:傻子與聖人。個人之見的「堅持」,往往都是一廂情願的傻子或聖人觀點,不是嗎?看看周圍開店失敗的友人,不都是這樣?

甜尾咖啡店內有許多客人也開過咖啡店,偶爾也會與筆者交談一些,如果閱讀大眾有開店的困擾或是需要創投的支援,本館有幾位客人是擔任這樣角色,從創投的觀點看開店,跟有興趣來開店的觀點是差很遠的,因為創投是看投報率、坪效、資本有效運用,但一般人開店就是資金砸進去,然後...。

今天看到同業分享一個笑話
客人:我喝咖啡算老饕級了,卅多年資歷
業主:那您都喝什麼咖啡?
客人:以前都喝三合一,但最近升級到二合一了,因為三合一熱量高
筆者是碰過:以前我都喝伯朗,現在升級到貝納頌

五年不短,感謝所有的支持者,甜尾咖啡只賣咖啡,沒有簡餐、沒有鬆餅、沒有蛋糕,還可以帶外食,又免費無限續杯,又均一價$100,這家店的老闆不是瘋了就是本錢厚。
老闆沒瘋,本錢也都花完了,但是有點小小的營利,可以營運到五年,這點,我算是傻子嗎?

客人建議擴大,但店大如屏風,越大越容易倒,以前在中部我作專賣咖啡,五年做到年營業額千萬,筆者曾經做大過,也功成身退交給員工,也帶出一些出名的弟子,這些,卻比不上我做甜尾咖啡的樂趣,這點,我算是聖人嗎?

分享一首歌,慶祝第六年的第一天


The Innocent Age (Lyrics)
Capture the moment, carry the day 
Stay with the chase as long as you may 
Follow the dreamer, the fool and the sage 
Back to the days of the innocent age 
Storybook endings never appear 
They're just someone's way of leading us here 
Waiting for wisdom to open the cage 
We forged in the fires of the innocent age 
(Chorus) 
Back at the start it was easy to see 
No one to own to, nowhere to be 
Deep in the heartlands a sad memory calls to me (calls to me) 
Fretful horizons, worrisome skies 
Tearful misgivings burning your eyes 
Yearnings unanswered, reckon the wage you pay 
To recapture the innocent age 
(Chorus) 
Fretful horizons, worrisome skies 
Tearful misgivings burning your eyes 
Yearnings unanswered, reckon the wage you 
Pay to recapture the innocent age

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謊言與真相

今天看到同業發表的感言:
將來等到老了到南部賣滷肉飯,而不是賣咖啡
文中提到,光鮮亮麗的吧台背後影藏著不為人知的心酸

近來筆著跟一些友人提出一個咖啡的泡沫紅茶化的趨勢
廿年前,台灣經濟起飛,人們開始追求生活品質的提升,四、五年級生應該記的那時一堆的茶藝館。亭台樓閣、小橋流水,三五好友沏壺茶、品茶、賞茶,那時候都變得非常文人雅士,滿口詩書經綸,也興起一陣找好茶的文化,講究海拔、產地、品種、春茶或冬茶,級數、手採、一心二葉、製茶功夫、比賽茶名次......。但,曾幾何時,茶藝館一間一間消失了,品茶賞茶文化也不見了,為什麼呢?
因為經濟轉趨保守,導致平價泡沫紅茶店的興起,台中出現一堆泡沫紅茶店,到今日,隨處可見泡沫紅茶店連鎖品牌一大堆,導致茶藝文化的熱潮不在

紅酒,也是盛及一時。同樣的,講究產區,年份、品種、酒廠......。如今呢?

咖啡,這幾年也是走類似的發展路線,海拔、產區、品種...。經由市場的變化,便利商店以50元咖啡讓咖啡文化走向普及,也相對的讓咖啡變得泡沫紅茶化的結果浮現的越來越快

一家裝潢美麗的咖啡館,光鮮亮麗的吧台,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這幾年的咖啡生豆品質越來越不好,十年前,咖啡生豆品質幾乎不用篩選,如今,隨便一公斤都可以撿出3~5%的瑕疵豆,生豆的分級也越來越不一致,有時連處理程序都很糟糕,連價格昂貴的生豆有時都令人搖頭,為什麼會這樣?供需失衡、病蟲害造成、氣候環境變化都有可能...。

學會把握當下,能夠喝到一杯好咖啡就盡情享受,咖啡不是提神飲料(這是被廣告教壞的),喝到一杯好咖啡是會讓您覺得放鬆的,有時會喝到一杯好咖啡會想要睡覺(常常有客人這樣形容),這杯咖啡才是筆者一直追求的目標。
喜歡喝咖啡的人大多是不太懂得放鬆自己的人,有時筆者自己喝完咖啡,上班都不太有精神,因為太放鬆了,如果看到筆者在店裡精神抖擻,表示今天還沒喝咖啡!

如果等到老了,筆者會不會去賣滷肉飯?

分享一段影片,其中很多令人深省的地方,與大家分享


另分享金凱瑞的畢業演講,一些概念很好,與大家分享


這是網路的方便與悲哀,用分享代替溝通,現在的好朋友都是當年對彼此肺腑之言產生的,如今,誰還對誰肺腑之言?只有按讚及按分享。
以前的咖啡廳都是掏心掏肺的地方,今天,除了問Wifi,很少看到客人之間暢所欲言了......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聰明or高明


聰明:是在一杯咖啡裡,變化出數種花樣
高明:是從一杯清澈咖啡中,感覺出單純的甘甜

聰明的做法吸引聰明的客人,高明的做法吸引高明的客人
簡單的二句話,應該可以看出咖啡咖啡館的經營哲學吧
不管選擇哪一種都會有對應的客人,這是奇妙之處

沒有聰明好或是高明好,這不是比較的問題,而是經營者必須決定採用哪一種

很久沒有寫文,因為發覺臉書上的同業實在是寫的已經夠多了
寫的多,是給聰明人看的
寫的真,是給高明人看的

那,有沒有最高境界?
大音聲稀、大象無形
不太懂?那就是最高境界了

這次分享一段影片,生活就像一杯咖啡,跟大家分享

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

聰明or愚蠢

"我一生自以為聰明的時候都是失敗的時候-尹衍樑"
這是今天報紙的每日一句,很有同感

有人問開店成功的機率,但很多人不太清楚機率的定義,這邊簡單說明一下
「機率」永遠是一半一半:
很多人把比率誤會成機率,所以常常會聽到人說有七成的把握可以開起來
「機率」只有二個結果:
中不中獎、成功與倒閉...

但是因為大家都往好的方面看,所以講比率總是比機率好
可是,開店成功機率永遠是一半一半
所以當大家合夥投資,營運不順遭致倒閉,也別難過,就是其中一半,營運成功投資回收,也別太高興,因為還有一半等著您

所以當有投資機會告訴您一定賺錢時,別忘了機率就只是一半一半,賺錢或賠錢
沒有「沒輸沒贏」這種機率,這是商場的冷酷面,接受吧
至於「雙贏」,這是不切實際,只是感受的結果,有時以為賺到了,結果是虧了,也接受吧
下次有人跟您說加盟開店一定賺錢,還是冷靜點,因為永遠是成功或失敗的機率

當有一天知道「慢即是快」的時候,就可以創業了
這裡的慢不是動作慢,而是每個程序步驟要按步就班的一步一步完成
當熟能生巧後,就會開始快起來
國人向來喜歡「精簡」程序,程序的檢討是否多餘有其必要性,但過度精簡就是隨便
不要急於成功,多少童星成功的早,結果呢?有時,時間比你想的緩慢許多,不要被時間管理迷惑,不要想當大人物,這會累死自己而一無所有...
另外不要沉迷於「預料」(憑直覺)或是「預測」(憑數據)的習慣,這是很多人不願意腳踏實地的好好做然後肖想成功的逃避習慣,這也會養成「干涉」別人命運的不道德行為的糟糕惡習。人生可以經驗分享,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不要操控別人的未來,這種情緒操控別人生活或生命的不好事件,處處可見,這是一大隱憂。

大家經營店面都希望業績用乘法、工作用除法、摸魚用加法
但是,真正有用的只有一個減法,業績5=A-B,請求出A跟B並設定A跟B為何,正確得到答案的招待咖啡一杯。例:5=9-4,移來移去5+4=9,又移來移去5-9=-4,再移來移去4=9-5。

理想與現實如何合而為一,用加法還是減法?理想業績5萬,現實業績2萬,那,理想中/現實中的3萬跑去哪裡?

今天是父親節,很多人批評所謂的靠爸族,然而,要去想的是,有一天,當你成為爸爸時,有本事讓你的子女靠爸一下嗎?
財富如果是承襲而來,要去想這個承襲久遠前的第一代是如何創造這個財富的?
所有的父親為了養育子女放棄多少的夢想?然而慢慢養,一晃眼,孩子都大了,快吧!

八歲前我只有一雙拖鞋,還是哥哥姐姐留下來的,大部分還是光腳丫時間多
今天,老是煩惱該買哪個功能、場合要用的鞋,有錢真的比較好嗎?還是喜歡光腳ㄚ的時光
祝天下父親在今天都快樂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到八月21日,甜尾咖啡即將邁入第五年
這間田邊小小咖啡館,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忍受不冷的冷氣,感想:明天還是要繼續

十八歲喜歡的歌,這兩位也老了,祝福大家

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專業、專家還是...

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

專家是訓練有素的狗。
這是愛因斯坦的名言。真正的出處在一本叫做《愛因斯坦的智慧 : quotations on just about everything from the greatest mi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的書裡面,這句話的全文是這樣的:「......It is essential that the student ac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and a lively feeling for values. He must acquire a vivid sense of the beautiful and of the morally good. Otherwise he----with his specialized knowledge----more closely resembles a well-trained dog than a harmoniously developed person.」
簡單的翻譯是:「讓學生有對於各種價值觀與生活感受是很重要的,他必須能真正的擁有美感與道德良善。否則他的專業知識會讓他像一隻具有良好訓練的狗,而不是一個和諧發展的人。」

專家(Specialist)與專業人士(Professional)目前在咖啡業界掀起風潮,咖啡師、烘焙師、杯測師...
有時進到一家咖啡店,看到琳瑯滿目的證照掛在牆壁上,或是網路一些部落格討論一些SCAA證照的認證課程,似乎有了這些證照就變成咖啡的專家與專業人士。

不禁擔憂這些證照專家或專業人士的未來!
其實,證照只是從事咖啡這個行業的捷徑作法。經由上過一些課程及通過一些認證,在咖啡這個行業有個「師」的證照,就被稱為專業或專家。這是誰想出來牟利的手法?

然而這些烘焙師、咖啡師或是杯測師的未來在哪裡?

每年產地生豆收成,當地政府或機構對當季咖啡生豆採用杯測作為是提供全世界貿易商做採購生豆除了外觀之外有個參考的標準(也有很多國家不做杯測的,因為各國都有分級制度,有些是採AA、AB分級,有些是17、18目分級,大致上都是以生豆大小顆直接分級)。

那自家烘焙業者烘焙玩自行杯測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介紹咖啡的特色?同一種咖啡豆經由直火、熱風、浮風、遠赤外線、炭火烘焙玩的結果都不同,杯測結果也不同。再用賽風壺(人稱虹吸式玻璃壺,其實稱虹吸是不對的,非此篇重點)、濾杯、直接沖泡濾壓壺、摩卡壺煮出來的風味都不同,那用唯一的一種杯測方法是要測什麼?

SCAA杯測法的前提是用一定的烘焙方式及固定的沖泡法經過杯測師來決定這批咖啡的風味,這是幹嘛?讓咖啡更好喝?
看一個廣告:
不簡單的咖啡配方,SCAA美國精品咖啡協會鑑定師精心篩選,歷時2年,12道關卡,超過1000杯杯測...。---------------這是全國最大連鎖便利商店咖啡的介紹。
您,喝過嗎?

廚師有證照,但就會做菜嗎?為什麼有些廚師的手藝就是好,有些就是不行,不都是有證照嗎?
工程單位有沒有證照影響收入,科技單位有沒有證照影響收入、護理師有沒有證照影響收入,很多行業有沒有證照是跟收入有關。
那,咖啡業?證照越多越有用?
還沒清醒就想想廚師證照就可以。以一般廚師證照與阿基師、阿發師的徒弟,哪一個在餐飲界比較有用?

近幾年從事自家烘焙標榜SCAA的咖啡店及頂著咖啡比賽大師的頭銜開店的越來越多,但,在商業競爭的環境中,能開多久?當一個行業發展快的時候,表示門檻低;門檻低就會參予者多;參與的多了競爭就會激烈;競爭激烈就會出現殺頭的生意有人做的惡性競爭;惡性競爭就會殺的血流成河,最後,房東賺到了錢、裝潢及設計師賺到了錢、設備機具廠商賺到了錢、水電電信商賺到了錢、員工也可能賺到了錢,最後連二手商都賺到了錢,然後,結局是,所謂的烘焙師、咖啡師或是杯測師因為開店欠一屁股債......

作生意不是虛榮的滿足,生意是門總成全才的學問,只是專家或是專業遠遠不夠
牆上越多的證照表示越多的虛榮,這麼多的虛榮大概是讓自己爽吧

筆者一直對跟隨及教出去的年輕人說,從事這個行業不是要有多少證照,那是虛的,重要的是,對這個行業應有的正確價值觀與本事,這是別人模仿不來的,要愛這個行業但不需炫耀,產品自會說話,好的咖啡,客人自有體會,無須說的天花亂墜,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所喜歡的咖啡,可能是客人討厭的咖啡,客人所喜歡的咖啡,則是可能自己都搞不清楚客人為什麼會喜歡。
從事咖啡,最重要的一點:「涵容」
如愛因斯坦所言:對於各種價值觀與生活感受是很重要的,他必須能真正的擁有美感與道德良善。

從事咖啡,別再被愛因斯坦罵了

www.secafe.tw

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聚小流,無以成江海

今天帶員工到台北走了一趟咖啡之旅
真的是用走的,從重慶南路到景美,走的夠遠吧

介紹幾家老的咖啡店也經過一些新的咖啡店,讓員工看一下很古早及原始的一些咖啡器具。
老店已經有些落寞,新的店也不見風格(擺台炒豆機凸顯自家烘焙,十年前全台前三家把一公斤炒豆機擺在店面烘焙之一的是筆者我,現在一堆擺在門市炒豆模式如出一轍,了無新意,該打屁股,卅年前,把炒豆機放在門市的是誰?兩台五公斤的炒豆機,那是筆者第一杯單品咖啡的所在地),所以卅年來,自家烘焙可真是沒什麼長進。

卅年,變化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傳承咖啡這個行業是很困難的,雖說江山代有才人出,或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但自己在咖啡業這條時間線上,算是逢時還是前浪?

很多新進的業者,大概被精品咖啡這個框框限制住了,不太在乎老一輩對咖啡的看法;老一輩的業者也多沉醉於過去的輝煌歲月而停滯不前,不願割捨或是接受新文化。所以,現在單品咖啡,業界不是新派的果香花香就是老派的焦香炭燒。很明顯的對咖啡來說沒有所謂傳承這一套,分水嶺已經畫的很清楚。

與以前不同就叫創新?堅持傳統就叫執著?

從事咖啡業真的賺不了大錢,作咖啡的都開雙田(本田及豐田),很少開雙B(BENZ、BMW)。
所以要靠咖啡致富的朋友千萬別做這行,星巴克也只有一個,就是逢時而已,有看過星巴克擺個炒豆機在店內嗎?

消費者肯定就做的下去,這是硬道理,但無須因消費者肯定就沾沾自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十年,以前的壹咖啡不就無影無蹤了....

很慶幸自己還在咖啡的時間線上走著,教出來的徒子徒孫也不少,總是提醒年輕的參與者,一步一步走,可以從重慶南路到景美,因為走路慢,才可以看的更仔細些,但也是看完了走到了喝過了,如果細心一點,就可以想一想,走到咖啡館的距離,多遠是可以接受的?

曾經看過一句話:如果時間許可,走路無遠弗屆

風景是留給路過的人,但是要用走的

題外話:
蘇格蘭威士忌鑑定品嚐的步驟:聞香、啜飲、口感與餘韻、整體感覺
有沒有覺得SCAA的咖啡杯測標準有點抄襲威士忌的感覺?
那一個實行的比較久?

2014年2月21日 星期五

溫度的影響

咖啡豆受溫度、溼度及光線的影響極大,本篇僅略述溫度部分

咖啡受溫度的影響有多少?
生豆存放溫度
溫度高脫水快,隨著含水量的蒸發,生豆會隨著含水量變少而影響到烘焙的過程
烘焙溫度
烘焙室溫對初期熱鍋有影響。另外生豆溫度低,影響烘焙過程,必須時時注意生豆溫度、內鍋溫度及風門溫度,連續烘焙時,降溫與增溫必須時時注意及調整
冷卻溫度
咖啡生豆烘焙至熟豆,下鍋溫度約180度C~250度C,下鍋後冷卻降溫是很重要的工作,降的太慢或太快都不好,要適當且完全降到應有的溫度
保存溫度
室溫超過25度C,咖啡豆氧化速度便隨溫度升高而加快,所以應盡量存放於低溫陰涼處,甜尾咖啡均要求客人存放冰箱冷藏或冷凍,雖然風味有時會有一點點的悶,但是良好口感保存較久,兩權相害取其輕的辦法
萃取咖啡溫度
有人說95度C、85度C...,因使用器具而異吧:手沖濾杯溫度變化大,結果異動也大;塞風壺還可保持一定溫度,不過應該介於85~95度C之間;美式咖啡機使用冷水萃取與溫水萃取結果不同,本館建議溫水較佳。
那哪種器具最佳呢?當然是本館採用的義式摩卡壺,因為「恆溫」,這是所有手工萃取咖啡唯一恆溫的萃取方式。市場很少有人採用,因為太專業。
同理可證,一台恆溫型的大型義式咖啡機,雙頭的要價40幾萬,沒有恆溫的10幾萬,為何?
喝咖啡的溫度
這點其實很多人懵懵懂懂的,其實生理機制都已自然告知,入口覺燙約58度C至65度C,覺得溫約40~58度C,覺得涼大概就是室溫。
警告
別喝太燙或吃太燙的東西,人體的口腔黏膜、食道黏膜及胃壁黏膜能夠承受的溫度只有65度C,黏膜是保護裝置,很重要,如果黏膜受傷,容易感染發炎,如果吃太燙的東西,黏膜會受損,雖然還有水泡會保護,但是這是過燙的情況才有水泡。如果平常嗜吃檳榔、常吃過辣、過酸、或是服用膠囊消炎藥類(卡在食道融化膠囊,這是很藥命的,因為食道沒有胃酸及唾液),都有可能損傷黏膜,久了,隨著發炎變成發癌,那就後悔莫及了...

喝咖啡溫溫的喝不要熱熱的喝,黑咖啡一定要留一口喝冷的,這樣才能喝出烘焙的好壞。至於杯測,本館還是一貫的態度,聽聽就好。

www.secafe.tw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客製化的迷思

最近聽到客人詢問咖啡豆烘焙客製化,說別家咖啡店有1~6級的客製化烘焙選擇
客製化:依照客人需求製造產品
乍聽之下沒有問題,仔細想想,問題還蠻嚴重的
問題一:
餐飲界什麼樣的產品可以客製化?
牛排要幾分熟可以,不要加味精可以,少糖去冰可以,分量加重可以
咖啡豆的烘焙,適合嗎?
問題二:
客人依照自己的意願要求烘焙程度,好像是對的,但,客人自己的烘焙經驗有多少?
所以,要求烘焙程度是否只是想要去除咖啡豆烘焙的焦香味或是增加焦香味?
那依照客人的要求客製烘焙咖啡豆,結果不好喝,責任歸誰?
問題三:
同一種咖啡生豆(如曼特寧)、產區不同(蘇門答臘北部、蘇門答臘TOBA湖、蘇拉威西...)、分級不同(Gloden、Extra、G1、Organic...)、收成年份及含水量不同(新、舊豆)、各家烘焙業者保存環境不同(溼度、溫度、真空...)、烘焙機器不同(電熱、直火、熱風),請問,要用哪一種曼特寧以何種機具烘焙,可以滿足客製化的1~6級烘焙?

早期台灣因為貸款給哥斯大黎加,哥國還款用咖啡豆抵,台灣那時很多哥斯大黎加的咖啡生豆,結果,淺焙貼上可那、中淺貼上藍山、哥倫比亞斷貨也可以用哥斯大黎加取代,所以,一種豆子可以因為不同烘焙方式成為其他品項咖啡(跟最近油品事件差不多的作法),俗稱為「佯豆」。廿年前,一般咖啡店很少看到哥斯大黎加的單品咖啡,但是會出現藍山及可那(單價高啊),這是不同烘焙產生的結果,消費者也分不出來,所以錯誤導向:可那會酸(淺焙)、藍山有點酸(中淺焙)、哥倫比亞不酸(中焙),這是一般消費大眾對這些咖啡豆的普遍看法,知道由來了吧

如今藉由貿易的方便,已經走向精品咖啡,佯豆的作法已經少了,也沒有必要
但是客製化烘焙,筆者認為是把咖啡豆的烘焙責任結果推給消費者,反正是依客人要求,結果好壞由消費者自己承擔,這樣對嗎?那,咖啡烘焙隨便找個人就可以。
消費者沒有必要自己承擔自己的烘焙選擇,花生沒炒熟、馬鈴薯沒煮熟,炸雞沒炸熟、豬排沒煎熟、豆漿沒煮熟消泡能吃嗎?

咖啡豆烘焙熟了沒?咖啡豆是否新鮮烘焙?或許這才是消費者要關心的問題
至於客製化,這個作法得慎重一些,不要玩弄花樣。

每家烘焙業者應有自己的獨特烘焙見解,菠蘿麵包很多麵包店有賣,但配方一樣,結果不盡相同,為什麼?
盲點 Blind Spot
這是大腦經由視網膜決定我們所看到的東西,但是視網膜中有一塊是感受不到所見之物。
大中午一片藍天白雲,有人看到雲、有人看到彩虹、但有人看到星星,看到雲的說沒有看到彩虹、看到彩虹的說沒有看到星星、看到星星的說你們不懂,要看到星星才是真有眼光,結果看到雲的也看到了星星、看到彩虹的也看到了星星,卻不去管大中午的...
不要盲從,這點沒有好處,每家快炒店都有客家小炒,都不太一樣吧?下次去隔壁的快炒店點客家小炒請店家客製化,我要瘦肉、發泡魷魚、白豆干、宮保辣椒、西洋芹、用麻油炒,這樣客製化,味道對嗎?

我去過不少自家烘焙業者,但很少指導烘焙,因為,如果烘焙者Enjoy烘焙過程及滿意自己的烘焙結果,那就是好的烘焙。如果烘焙者依照評測及比賽模式烘焙,那是次好。
競爭不只是模仿,那是入門必要之惡,但模仿之後呢?這才是關鍵

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有了便利,沒了動力

台灣隨著經濟發展,生活越來越便利
但便利習慣了,也就缺乏了動力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台灣的人口結構也趨向五都,五都佔了約有60幾百分比的台灣人數
可能跟都市的便利性有關吧

不可諱言,時代不一樣
一二年級生:
能夠把全家人餵飽,已是相當大的成就,希望只是養大孩子,傳宗接代
三四年級生:
能夠把子女栽培致大學畢業,便是光宗耀祖,希望只是收入穩定,一切為孩子
五六年級生:
每個都要很會做事,能力要有苦工當細工做的本事,希望出頭,擺脫貧窮
七八年級生:
享受以上各年級生帶來的便利,但生活沒有目標與希望,晚婚、晚生、晚成熟

不便利的環境,激發人進步的動力,會從生活中所有的不方便改善,社會會進步
太便利的環境,讓人耽溺於舒適安全區,因為沒有要改善的,社會停滯不前

便利帶來的多元選擇也是對年輕人不利創業的因素
便利會求快,耐性便不夠,相對的速度犧牲品質
便利會求省力與省事,細活就沒人要做,研究也少,產品的品質便犧牲一些
便利會求變,所以今日的明星產業,明天就變夕陽產業,行業發展變的茫然

所以,看看我們吃的東西,變的多麼便利性,化學的食品隨處可見也不足奇
加工的魔法改變了食物的本質,我們因為貪求便利,犧牲了多少食物的本質?

咖啡豆,目前還是少數純天然的飲品,還可以喝到原本的本質味道。
可是,親自動手煮咖啡的人越來越少,因為,便利性的選擇越來越多,自己動手煮的樂趣也因便利性被擱置,咖啡器具的週邊獲利也越來越少。

舉例來說,以前的隨身聽是卡帶,一捲卡帶,來回聽幾遍就壞了,可是,那個時候的獲利東西多,從製作隨身聽的公司、唱片公司、唱片行及夜市、清潔磁頭用品.....
現在只要下載到手機或是mp3播放器,就沒了,各個相關獲利機會少的可憐

不是要回到苦行憎的日子,而是必須改變觀念與作法,很多行業都還有老師傅,再過10年,這些老師傅也陸續開始凋零,傳承可能不是那麼重要,畢竟舊有的操作模式不一定適合未來的局面,廿年前的咖啡館跟現在就差很多了,台灣沒有左岸,沒有歷史的包袱,咖啡這個行業未來會如何?誰都說不準

年輕人要學會苦工當細工做、要學會培養自己的視野與格局、要學會學過不代表擁有、要學會經驗不代表成功、要學會跟自己挑戰、要學會一切之我有均來自接受而非獲得

贏不困難,珍惜才是問題


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三年有感

8月21日,農曆中元,甜尾咖啡進入第四個年頭
滿三年,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感想:別想太多、別看太遠、與其擔心、不如專心
別想太多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想的多只是存在於想像,對現實無益
別看太遠
    登高望遠與好高騖遠是不一樣的,在未登高之前,所看到的都是好高鶩遠
與其擔心
    要擔心的事很多,但關關難過關關過,人生不都是這樣
不如專心
    能夠把咖啡專心的烘焙好、煮好,這就很不容易了

在這鄉間冷井之處,甜尾咖啡營業了三年
對面的稻田景觀依舊,天空的藍天白雲也是依舊
認識了一些人、知道了一些事也體會了一些人生

感謝這三年陪著甜尾咖啡走過的各位嘉賓
與大家分享一首歌
動力火車的莫忘初衷
我懂你真的累了 不想多說什麼  忘了在你眼中 世界曾是彩虹
朋友就陪你沉默 看車水馬龍  看沒星星的夜空 You never alone

你好久沒說夢想 說到眼睛發亮  不可一世笑容 連我都被感動
我們說改變世界 卻被世界改變  記得你要我提醒 別改變太多

莫忘初衷 莫忘初衷
別忘 那一年 那一天 出發時心中的夢
難免會受傷 註定要心痛
別忘了 還有我 老朋友 陪你 You'll never alone

這些年如何走過 點滴都在心中  人生這一杯酒 滋味已經嚐夠
每個人都不容易 但也都走到這裡  我們就看看命運 還要安排什麼

老鷹該展翅飛翔 怎能安於鳥籠  天空還很寬敞 還在等待彩虹
等雨雪風霜經過 夢才能成熟結果  就乾掉這杯酒 敬有始有終





英文原唱也是很棒的一首歌,一併分享

Lady Antebellum-Never alone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剛果咖啡

本館新進生豆
這個國家由於內戰動亂導致咖啡產業停滯近20年
產區近年重建,目標在2015年能夠產量達到100,000噸
本館經由貿易商引進,提供品嘗

剛果 KIVU(基伍)省
Congo KIVU

基本資訊
國家:剛果(Congo),位於非洲,KIVU省很大,又畫分為北基伍、南基伍與馬尼艾瑪
            SOPROCOPIV合作社約有900名散居高山農民長途送至合作社,每戶小農均散佈在基伍 省群山之中,每個農民所照顧的咖啡土地平均面積約半畝,也將此當作經濟的來源,所以非常精細的照顧,咖啡有很多皆是原生咖啡。
級別:無
大小:無
處理法:水洗
乾燥方式:無資料
品種:Rumangabo 魯曼加博品種
標高:高於海平面1600-2000公尺
開花期: 無資料
採收期:剛果採收期較特殊,整年度都有
認證:無資料
特性:清香爽口、整體平衡感優雅

相關新聞介紹

海地咖啡

本館新進生豆
這個產區於1999年國際貸款重建,目前提供約5000人的工作機會

海地馬雷布蘭奇莊園
Haiti Mare Blanche

基本資訊
國家:海地(Haiti),位於加勒比海,與多明尼加共同一個島
級別:Prime
大小:SC 17/18
處理法: 100%水洗
乾燥方式:日曬乾燥
品種:Typical
標高:1650公尺
開花期: 1月~3月
採收期:12月~3月
認證:公平交易認證
特性:清爽花香味、整體平衡感優雅